目前分類:馬勒唱片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馬勒(Mahler)(盧克特的五首歌曲) Funf Lieder nach Gedichten von Ruckert

 

樂曲簡介:

渡邊裕著,《馬勒》,pp.144-147,美樂出版社:

第一曲,〈不要偷窺我的歌〉(Blicke mir nicht in die Lieder!),為情人寫歌到一半,請求家人不要偷看的可愛小曲。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追悼亡子之歌)Kindertotenlieder

 

樂曲簡介:

渡邊裕著,《馬勒》,pp.140-143,美樂出版社:

本曲與之後的《盧克特的五首歌曲》都是根據盧克特(Friedrich Ruckert 1788-1866)的詩寫成,兩首作品約在同一時期寫成而具有類似的性格,與以前的《少年魔號》歌曲集形成明顯對比。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流浪青年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樂曲簡介:

渡邊裕著,《馬勒》,pp.122-126,美樂出版社:

本曲是當時身為卡塞爾皇家歌劇院副指揮的馬勒,把他從歌劇院女高音翰娜‧林希特(Johanna Richter)所嘗到的失戀體驗反映出來的作品,本曲因此經常被稱為「馬勒的自傳性作品」。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悲嘆之歌(Das Klagende Lied

 

樂曲簡介:

海老澤敏著,《馬勒》,pp.104-112,美樂出版社:

馬勒將本曲作為其作曲生涯的起點。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9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95-101,美樂出版社:

馬勒寫作本曲期間,身體非常疲憊,經常想到死亡。在本曲之前寫作的《大地之歌》,之所以未附上《第九號》的交響曲名稱,原因就是想到《第九號》曾經帶給前輩作曲家們厄運,才避免了《第九號》的稱呼。可是這次卻真正下筆創作《第九號交響曲》,可見馬勒已勇敢正視死亡問題。事實上,馬勒就曾把「噢﹗我所消失的青春歲月呀﹗噢﹗我所消耗的愛情呀﹗」等字樣記在本曲第一樂章中發展風樂段,另在第三樂章的開頭,草稿裡也記有「住在阿波羅的兄弟」,最後在第四樂章的末尾記入「如死亡一般」來結束。由此可見,本曲與死亡有關。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80-94,美樂出版社:

本曲使用德譯的漢詩做為歌詞,但此一歌詞不單是成為譜曲的線索而已,同時也讓我們發現馬勒的厭世觀與唯美主義,也與此一東方幻想國的思想產生共鳴。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8《千人交響曲》(Symphony of a Thousand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73-79,美樂出版社:

本曲亦被稱為《千人交響曲》,這並非馬勒所親自命名,最初是因為樂譜出版商認為此曲的編制非常龐大,才給予如此名稱。實際上演出時,並不需要千人(約800人),但卻需要相當大的編制。

馬勒曾寫信給指揮家好友孟格堡說:「這是我過去作品中最龐大的樂曲,無論內容或形式都非常獨特,無法用言語形容。你可以想像大宇宙開始發出聲音的樣子,那已經不是人類的聲音,而是太陽運轉的聲音。」又說:「相對於此曲而言,我過去的所有交響曲只不過是序曲而已。我過去的作品都是以主觀的悲劇處理,但此闕交響曲卻是歌頌出偉大的榮耀與歡喜。」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七號交響曲(Symphony No.7《夜之歌》(Nachtmusik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66-72,美樂出版社:

本曲常被稱為《夜曲》或《夜之歌》,這不單是因為第二樂章與第四樂章附有《夜之歌》的標題而已,幻想而熱情的第一樂章開始到第四樂章為止,都跟夜的氣氛、夢幻或月夜(第三樂章)有關,而且第五樂章中朝陽大放光明,高歌出生命的喜悅,也都是因素之一。

我手上有的CD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六號交響曲(Symphony No.6《悲劇》(Tragische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61-65,美樂出版社:

 

馬勒在初演時,把此曲稱為《悲劇》。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 Mahler )第五號交響曲( Symphony No.5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56-60,美樂出版社:

本曲為五樂章的交響曲,但第一樂章被當做送葬進行曲,而且與第二樂章具有密切關聯,所以原則上可以把第一樂章看成是邁向第二樂章的序奏。

《第五號交響曲》為馬勒脫胎換骨重新出發的作品,展現其中期的書法。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4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51-55,美樂出版社:

原來作為《第三號交響曲》第七樂章的〈兒童向我說〉的部分變成《第四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並以兒童的聲音報知天堂生活的形態。本曲是較能反映馬勒舒適生活的樂曲。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德文指示為「緩慢的」,如同以兒童表現天堂世界一般。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3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42-50,美樂出版社:

本曲為馬勒交響曲中最長大者。

本曲原為七個樂張構成,後來改成6個樂章,而且各樂章都有標題性的傾向。馬勒並且原先還想把本曲稱為「牧神潘」(Pan)。各樂章曾賦予如下之標題: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Mahler)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復活》

樂曲簡介:

門馬直美著,《馬勒》,pp.32-41,美樂出版社:

因為有了「復活」,死亡才變成不是生存的消滅,人生的艱苦歷練因而充滿意義,人類從此不再行屍走肉,不再庸人自擾。

與《第一號交響曲》相比,本曲需要更大規模的管弦樂,除了增加銅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外,也加入了聲樂(女高音獨唱、女低音獨唱與混聲合唱)。此外,結構也非傳統的四樂章制,全部擁有五個樂章。本曲成為馬勒邁向巨大風格的最初作品。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勒( Mahler )第一號交響曲( Symphony No.1 Titan 《巨人》

樂曲簡介:

 

魯成文,〈悲哀與勝利〉,《愛樂書簡》,中國人民大學, 2012.05 一版,第 329-330 頁: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