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海頓唱片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海頓(Haydn)協奏交響曲(Symphonie ConcertanteHob.I105

 

樂曲簡介:

中野博詞著,《海頓》,第165-169頁,美樂出版社:

19711月海頓走訪倫敦,同年3月到6月間舉的沙羅蒙音樂會演出極為成功,當時倫敦另一個名為「職業音樂會」的系列演奏會為互拼人氣,而於同年12月從史特拉斯堡聘請來普雷耶爾(Ignaz Pleyel 1757-1831)與之較勁。普雷耶爾曾為海頓的門生,帶了大批新作來倫敦,師徒對壘成為新聞焦點。17922月普雷耶爾初演為其六種獨奏樂器的《協奏交響曲》而博得好評,海頓則於同年39日演出本曲,結果也極為成功。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十字架上基督的最後七言(Die sieben letzten Worte unseres Erlosers am KreuzeHob.XX1

 

樂曲簡介:

中野博詞著,《海頓》,第162-164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是海頓受西班牙的港都卡第斯的一位有爵位的祭司桑塔瑪里亞的荷西‧薩爾茲博士委託而譜成的管弦樂曲。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 Haydn )第一百零四號交響曲( Symphony No.104 《倫敦》( London Hob.I 104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 159-161 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是海頓最後一首交響曲,於 1795 3 4 月間作曲,推測於同年 5 4 日初演。代表海頓圓熟期的最高傑作之一,特別是終樂章係以正規的奏鳴曲形式構成。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一百零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103《擂鼓》(TheDrum RollHob.I103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156-158頁,美樂出版社:

第一樂章的導奏部第一小節,有定音鼓獨奏用滾動方式敲擊的部分,故被冠以《擂鼓》的名稱,此名稱係19世紀初所加。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一百零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01《時鐘》(TheClock Hob.I101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149-152頁,美樂出版社:

《時鐘》之名是19世紀初葉所冠用,是因為第二樂章規律劃一的節奏予以時鐘鐘擺聲音的印象而得名。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一百號交響曲(Symphony No.100《軍隊》(Military Hob.I100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144-149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與《驚愕》、《時鐘》並稱海頓交響曲中最著的作品。全曲充滿動人的旋律,特別是終樂章的造型法,更可說已達到無懈可擊的境界。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九十六號交響曲(Symphony No.96《奇蹟》(Miracle Hob.I96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122-128頁,美樂出版社:

1792年海頓正要指揮本曲時,聽眾為了爭睹海頓的風采,竟然紛紛離開觀眾席而擁向樂團,中央的席位一時成空,但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那當下,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燈竟然轟然掉落下來摔個粉碎,把所有在場的人都嚇得目瞪口呆。恐怖瞬間過去,聚集在前方的聽眾這才意識到自己幸運地逃過一劫,不禁額首稱慶而高聲大喊:「奇蹟﹗奇蹟﹗」,海頓本人也大為震憾。此為本曲名稱的由來。但有人問海頓是否如此?海頓卻回答:「我不曉得有這回事」。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九十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94《驚愕》(Surprise Hob.I94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113-118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第二樂章突如其來的定音鼓同時奏出來f音,因此叫《驚愕》。德語又稱為「附定音鼓敲奏」(Mit dem Paukenschlag)。《驚愕》的名稱是樂曲初演後立即被冠上的。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九十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92《牛津》(Oxford Hob.I92

 

樂曲簡介:

大木正興著,《海頓》,第101-103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為受法國多尼伯爵(Count d’Ogny)委託而作曲的三首交響曲中的一首(另兩首為第九十、九十一號),藝術價值不亞於《倫敦交響曲》,有人稱本曲為海頓的《英雄交響曲》。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八十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88V字》(Letter V Hob.I88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89-92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在1780年代的海頓交響曲中,堪與「第92號」並稱為最成熟的作品。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八十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83《母雞》(La Poule Hob.I83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76-79頁,美樂出版社:

根據海頓的書簡,本曲是六首《巴黎交響曲》中第三曲作曲,也是其中唯一的小調(g小調)作品。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八十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82《熊》(L’ours Hob.I82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74-76頁,美樂出版社:

第八十二號至第八十七號一般稱做《巴黎交響曲》,是作於1785年至1786年間而由巴黎出版商所出版的交響曲。本曲則是上開六曲中作曲時間最後的一首。《熊》的標題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所加,以終樂章的開頭低音部中所附倚音的C音聽起來像熊的吼聲而命名。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七十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73《狩獵》(La Chasse Hob.I73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70-72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作於1781年,也是海頓完成《俄羅斯四重奏曲》的一年,此時期的海頓可說已經完全確立光輝燦爛的古典奏鳴曲形式,因此本曲也常被拿來比擬作交響曲領域的《俄羅斯四重奏曲》。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四十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48《瑪莉亞‧泰麗莎》(Maria Theresia Hob.I48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47-49頁,美樂出版社:

1773奧地利皇妃瑪莉亞‧泰麗莎(Maria Theresia)前往艾斯特哈基侯爵家訪問,歡迎活動連續舉行3天,本曲是第2天演奏的曲子,因此冠上皇妃的名字為曲名。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四十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45《告別》(Abschiedssymphonie Hob.I45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44-47頁,美樂出版社:

海頓所服務的艾斯特哈基候爵尼古拉斯於1766年在一個可以眺望諾易吉特拉湖湖光山色的風光明媚之地構築了一座模仿法國凡爾塞宮的豪華壯麗城堡,稱為艾斯特哈賽宮。開始時,由於房舍有限,管弦樂團團員或家僕還不能攜眷同往,樂團團員中得以攜眷同往的只有含樂長海頓在內的四名音樂家。有妻小的雖然有額外的津貼,但到了夏天就必須告別家人住進艾斯特哈賽宮。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四十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44《悲傷》(Trauersymphonie Hob.I44

 

樂曲簡介:

中野博詞著,《海頓》,第41-44頁,美樂出版社:

1766年前後到73年間的海頓創作時代,一般稱為「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時期,不過卻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海頓曾被此文藝運動影響。然而以1766年為界,海頓的交響曲樣式卻起了極大的變化。海頓在此時期的音樂,在表達強烈的情感並充滿實驗性的企圖心。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四十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43《水星》(Mercury Hob.I43

 

樂曲簡介:

飯森豐水著,《海頓》,第38-41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為所謂「狂飆運動」時期作品,此時海頓已擔任樂長。本曲有別於大規模華麗的交響曲,可聽到與海頓的弦樂四重奏曲的室內樂風。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二十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22《哲學家》(Der Philosoph Hob.I22

 

樂曲簡介:

飯森豐水著,《海頓》,第30-33頁,美樂出版社:

本曲破例不用一般常用的二支雙簧管,而以較雙簧管低五度的英國管二支取代,於一開端晦暗、粗重的音色就充分發揮其效果,以後海頓就不曾在其他交響曲中再使用英國管。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六號交響曲(Symphony No.6《晨》(Le Matin Hob.I6

 

樂曲簡介:

飯森豐水著,《海頓》,第24-27頁,美樂出版社:

海頓自176151日起擔任匈牙利貴族艾斯特哈基侯爵的副樂長,負責除教會音樂以外的所有音樂事務,包括作曲,至其於1766年升任樂長的四年間,其共寫了25首交響曲。此期間,海頓積極創新交響曲樣式,第六、七、八號交響曲的標題分別為《晨‧午‧晚》即展現其積極的態度。此三部作品在今天一般稱作交響曲,但其中頻繁使用獨奏樂器的樂器編制與管弦樂法,卻顯示其更接近合奏協奏曲。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頓(Haydn)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 Hob.I1

 

樂曲簡介:

飯森豐水著,《海頓》,第19-23頁,美樂出版社:

海頓的交響曲,今日通常根據荷蘭音樂學家霍伯肯(A. Hoboken)作成的主題目錄(1957)來稱呼。其編號則是沿用1908年音樂學家曼第傑夫斯基發表「海頓全集」中的交響曲編號。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