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Haydn)第四十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45《告別》(Abschiedssymphonie Hob.I45

 

樂曲簡介:

大宮真琴著,《海頓》,第44-47頁,美樂出版社:

海頓所服務的艾斯特哈基候爵尼古拉斯於1766年在一個可以眺望諾易吉特拉湖湖光山色的風光明媚之地構築了一座模仿法國凡爾塞宮的豪華壯麗城堡,稱為艾斯特哈賽宮。開始時,由於房舍有限,管弦樂團團員或家僕還不能攜眷同往,樂團團員中得以攜眷同往的只有含樂長海頓在內的四名音樂家。有妻小的雖然有額外的津貼,但到了夏天就必須告別家人住進艾斯特哈賽宮。

1772年的進駐期間要比一般的六個月多出兩個月,因此團員們向海頓反映,要求解決。於是海頓想出一個辦法,就是譜出一首在樂曲的最後讓所有參加演奏的團員,在演奏結束後一個接一個收拾樂器,然後吹熄譜架上的蠟燭一一退場,而僅留下極少數的人還留在台上繼續寂寞地演奏,藉以傳達團員們當時的心境。於是有本曲《告別交響曲》。

演出後,候爵立刻明白其中的寓意,宣佈第二天讓全體團員休假。

 

郭瑜穎編著,〈為告別而留下〉,《關於世界名曲的100個故事》,宇河文化,2011.01一版,第190-192頁:

關於本曲的故事流傳著二種版本,一種如上述;另一種如下:

1772年的某一天,艾斯特哈基候爵不知為了什麼原因,突然宣布要解散宮廷樂隊,樂師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感到惴惴不安。樂隊裡有一大半的樂師都和海頓一樣,在此工作了幾十年,如今一旦解散,意味著將失去生計,海頓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於是他創作了本曲,做為一份告別的禮物。

在樂團解散前的最後一次音樂會上,海頓親自指揮樂隊演奏了本曲,本曲的最後一樂章,大家並沒有往常那樣一起結束演奏,而是按照總譜上的指示,各種樂器的聲部依次結束演奏,並將自己譜架上用以照明的蠟燭熄滅,然後依次下台。

哀婉的旋律和充滿感傷的結尾,使艾斯特哈基候爵深受感動,當他膫解到其中蘊含樂師們依依惜別的淒涼之情後,立刻打消了解散樂隊的念頭。

 

我手上這些CD

 

1、Adam Fischer 指揮, Austro-Hungarian Haydn Orchestra。 Brilliant。(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43919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22701

 

 

 

 

2、Antal Dorati 指揮, Philharmonia Hungarica。 Decca。(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41253 

 

 

3、Hermann Scherchen 指揮, 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 DG。(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9347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