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一種「實踐哲學」,是一種教我們如何了解「德性」(aretee)、踐行「德性」,而獲得「幸福」(eudaimonia)(指繁榮興盛,活得成功)的知識。

 「友愛」(philia 或友誼)可能是亞氏認為最重要的「德性」之一,它甚至影響一個城邦(state)能否長治久安。

 剛讀亞氏對「友愛」的分類,感觸良多。(亞氏,《尼各馬科倫理學》第8卷,3-4章,苗力田、徐開來譯,台北昭明,頁200-203

 「友愛」分三類:

1、「每個人在相互之間有毫不掩飾的愛,相互愛著的人們都希望對方善良,他們也正是因此而愛。」這是「善良者的愛」,這愛是為了愛人的人自身而愛,因為「他們相互希望在善上相似,他們都是就其自身而善的」。我為自身而愛,我自身擁有的善(人的某些品質),也希望朋友擁有,我因朋友擁有相似的善而愛他,「祇要善不變其為善,這種友誼就永遠維持」。這種「友愛」是完滿的。

 2、「有些人為了相互利用,而不是為了自身而相愛,他們都為了從對方得到好處。」這可稱為「老年人的愛」,因為老年人通常需要幫助,老年人因此傾向於視這種愛為友愛。

 3、「有些人是為了快樂而愛。」這可稱為「青年人的愛」,因為青年人「任憑感情而生活,特別追求那些使他們快樂和當下存在的東西,然而隨著年齡的變化,那些令人快樂的東西也改變了。所以,他們會很快地成朋友,也會很快地斷絕往來。快樂改變了友愛也隨著改變了。」

 老年人、青年人的愛,其「一個人之所以被愛,並非由於他是個朋友,而是由於他們有的能提供好處,有的能提供快樂。所以,這樣的友愛很容易散夥,難以長久維持。」

 亞氏顯然稱頌的是「善良者的友愛」,那才是「完滿的」,擁有這樣的友愛,才可能「幸福」。「祇要善不變其為善,這種友誼就永遠維持」,我之所以把誰視為朋友,以友愛而愛他,是因為他具備與我相似的人格特質,這種人格特質我視它為「德性」,「祇有德性才是恆常如一的」,所以祇有這樣的友情才會長久。而這樣的友誼,其實也存在著「有用」、「快樂」,只是我不為「有用」、「快樂」而愛他,而是為了「自身」。

 亞氏認為:「不過像這樣的友誼是罕見的,這樣的人也是少有的。這需要相互熟悉和時間」,「沒有友愛和相知,也就不存在友誼,想要很快建立友愛那就不是友愛。」

 那種人所追求而會隨時間改變而改變的目的,是無法長存的,若為了那種目的而愛,愛無法長存。「愛情」也是如此,因為對方好看、殷勤而愛他(她),一旦人老珠黃,不再殷勤了,愛情也就枯萎了。

 亞氏說這門學問「不是青年人本應學習的課程,因為他們對生活尚無實踐經驗。」(前揭書,頁29)我很認同,因為我一直到度過了「青年人」階段,我的生活實踐經驗才告訴我,友情、愛情正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