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 Chopin )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 Op.65
樂曲簡介:
寺西基之著,《蕭邦》,美樂出版社,第255-258頁:
蕭邦為鋼琴以外的樂器而寫的作品大部分集中在早期時代,直到晚年的 1845 年秋天,才開寫本曲。蕭邦為了報答他的長年好友法國大提琴家朗修姆( Auguste Joseph Franchome 1808-69 ),因而寫了本曲。本曲也是蕭邦生前最後出版的一個作品。
楊照,〈當詩人變成了哲學家〉,《想樂》,台北天下, 2011.01 一版,第 92-96 頁:
……在蕭邦生命最後三年中,他真正的傑作,除了作品編號 61 的「幻想波蘭舞曲」外,就是這首大提琴奏鳴曲了。 1848 年蕭邦和大提琴家好友法蘭修姆合作公開首演這首作品。 38 歲的蕭邦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那場演奏會,也就成了史料可考的最後一場蕭邦公開演出。
蕭邦花了很大力氣寫這首奏鳴曲,……會有如此掙扎,恐怕來自兩項因素。一是他終於認真考慮大提琴的聲音特色,大提琴不只是陪伴鋼琴、強化鋼琴旋律而已;更重要的第二項 — 他清楚意識到自己在寫一首當時巴黎聽眾不見得聽得懂、不見得會喜歡的作品。
這首作品分成四個很不平均的樂章,第一樂章的演奏長度,超過其他三個樂章的總合。然而 1848 年首演時,最長大的第一樂章竟然被蕭邦省略了……
和「幻想波蘭舞曲」一樣,大提琴奏鳴曲加入了許多不同於過去蕭邦的成分,更神秘些,更沉重些,也更深邃些。相形之下,華麗燦爛的部分減少了,原來的「詩人」似乎正在朝「哲學家」的方向轉化。
這是一首學習大提琴演奏的學生,必學必演的經典作品,不過比較麻煩的是,要在比賽或考試中選這首曲子表現,還真不容易找到鋼琴「伴奏」呢﹗誰願意練那麼困難的蕭邦曲子,只為了幫大提琴「伴奏」呢?
我手上有的 CD :
1 、 Andreas Brantelid 大提琴、 Marianna Shirinyan 鋼琴、 Vilde Frang 小提琴。 EMI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7992
2 、 Daniil Shafran 大提琴, Anton Ginsburg 鋼琴。 Melodyia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68389
3 、 Frederic Lodeon 大提 琴, Francois-Rene Duchable 鋼 琴。 Warner 。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8152
4 、 Martha Argerich 鋼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大提琴。 DG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02608
5 、 Alexander Dedyukhin 鋼琴, Mstislav Rostropovich 大提琴。 EMI 。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29147
6 、 David Geringas 大提琴, Ian Fountain 鋼琴。 Sony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9533
7 、 Janos Starker 大提琴, Gyorgy Sebok 鋼琴。 Mercury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70397
8 、 Silvia Chiesa 大提琴, Maurizio Baglini 鋼琴。concerto 。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54664
9 、 Esther Nyffenegger 大提琴, Gerard Wyss 鋼琴。 Divox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59793
10 、 Sol Gabetta 大提琴, Bertrand Chamayou 鋼琴。 Sony 。(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8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