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Berlioz) 《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iqueOp.14

 

樂曲簡介:

菅野浩和著,《白遼士》,美樂出版社,第14-25頁:

對白遼士而言,交響曲並非如「絕對音樂」那樣只是展現主題之對比感與發展結構美的器樂曲而已,而是一種可用某故事或某情景為中心來總結的器樂劇或情景畫。他的交響曲之所以被稱為「標題交響曲」,他本人之所以被稱為19世紀浪漫派標題音樂的創始者即因此而來。

本曲題為「一位藝術家的生活插曲」(Episode de la vie d’un artiste),各個樂章也都附有說明音樂內容的標題,其後他為了讓本曲有個完結,還另外寫了一首獨白劇《雷利奧回生記》(Lelio, ou le Retour a la vie Op.14bis)做為本曲的第二部附加在後面。

本曲的誕生有三個重要因素影響:1、莎士比亞的戲劇與女演員;2、貝多芬的管弦樂作品;3、歌德的《浮士德》。

本曲雖然採用與貝多芬同時代略同的二管編制,但為了表現上的要求,頻繁地使用奇特變形的方法,其中木管樂器中就使用了四支低音管,銅管樂器除二支小號外,也使用了二支短號與二支低音號,第三樂章中不但使用四名奏者的定音鼓,第二樂章更使用當時罕見的二台豎琴來追求奇特的音響,其他還啟用了高音小豎笛與鐘琴的音樂,並使用弓背奏法等當時屬於異想天開的手法來創作。

本曲曲頭即有解說性文章,在各樂章又有冗長的註解,這個文章註解於作品完成之前的18295月即先行發表,立即引起一陣旋風,翌年12月初演時仍留有曲頭文章,但各樂章中冗長的註解即被刪除只留下標題。今日所引用的解說是附在1855年改訂版上的文章。原先第一至三樂章是說明白遼士一連串戀情的回憶,第四、五章是解說因失戀而吸食鴉片引起一連串乖離荒誕之幻想,進而要復仇毀滅的景象。其後則改寫變成全樂章都是因吸食鴉片所產生的幻想。其大意為:「一位具有病態感受性與激烈想像力的年輕藝術家,在失戀的絕望中企圖服食鴉片自殺,但因為服用量過少而未能致死,這時他開始看見一連串幻境。在幻境中他所愛的女人變成一個旋律出現。」。

本曲另一大特色為「固定樂念」的使用,白遼士以一定旋律來表示他所愛的女人,也在各樂章中以節奏和樂器的變化而加以使用,這種方法後來演變成華格納的「主導動機」。

18279月,白遼士在巴黎音樂學院當學生時,巴黎的奧迪翁戲劇院來了一支英國的莎士比亞劇團舉行公演,除了莎士比亞戲劇打動白遼士之外,白遼士對劇團的女演員哈莉葉‧史密森(Harriet Smithson)一見鍾情,而且魂不守舍,但史密森則對他相應不理,由於單戀的對象是著名的演員,白遼士當時仍是默默無名的學生,因此這戀情註定不會有結果。由於劇團將要離開巴黎,白遼士為了吸引史密森的注意,而開始寫作大規模的器樂曲,而且希望能在史密森面前演奏,白遼士因而於18301月至4月間動筆作曲,此期間白遼士的心裡產生了十分奇妙的變化。在作曲當中,白遼士聽到史密森的緋聞而開始產生恨意。本曲即在此種陸續產生的奇妙心理而完成,並於183012月舉行初演。

1832年再度演奏此曲時,史密森終於出現在演奏會場,但此時她已繁華落盡,還因參與劇團經營而負大筆債務,也因此二人才相識相戀,最後於1833年結婚。不過婚後二人相異的個性逐漸顯現,白遼士不久後又愛上歌唱家理莉‧魯琪歐。

另外,白遼士曾閱讀翻譯的歌德名著《浮士德》而受其影響,本曲第五樂章〈魔女的晚宴之夢-輪旋曲〉,即描繪出《浮士德》中布羅肯山中魔女們瘋狂亂舞的激烈場面。

本曲完成後於1831年及1855年兩度進行改訂。

 

第一樂章〈夢與熱情〉(Reveries, Passions

序奏中表現出年輕藝術家未遇見愛人之前,內心一種莫名的不安與憧憬。快速的主部中,不久後由長笛與小提琴奏出緩慢的旋律,此即表示愛人的固定樂念,聲樂十分高雅悠揚,彷彿拉著裙擺的感覺。結尾則如同到達死心的階段一般,出現平穩的感覺,甚至以一種洋溢宗教氣氛的變格終止平靜結束樂曲。

 

第二樂章〈舞會〉(Un Bal

根據註解,這是表現藝術家在一個熱鬧舞會中看見愛人的樣子。樂曲開始先由弦樂的顫音與豎琴的裝飾音型描寫出人聲嘈雜與熱鬧的氣氛,不久後開始出現愉快的圓舞曲旋律,當樂曲高昂提起時,長笛與雙簧管奏出變化的固定樂念,彷彿是愛人舞蹈的樣子,但不久在眾人嘈雜聲中消失,再接續熱鬧的圓舞曲。愛人的影子再一次出現,即以激烈的尾奏興奮揚起,華麗地結束舞曲。

 

第三樂章〈原野風光〉(Scene aux Champs

一個夏天的黃昏,在原野上聆聽2位牧童輪流演奏的笛音,雖然萌生少許希望,但又害怕愛人不喜歡他,心中忐忑不安。樂曲接近尾聲處,一位牧童的笛音再也得不到任何回音,夕陽西沈,遠方傳來雷聲,甚後只剩孤寂。

樂曲先由英國管與如同遠方傳來的雙簧管形成牧笛的合奏開始,不久後由中提琴顫音宣告黃昏的到來。田園風的主旋律,由加入長笛的小提琴演奏並進行發展,不久傳來鳥兒的囀聲,但當內心不安高漲時,又出現表示愛人的樂念,當心緒平靜下來,轉由豎笛奏出寧靜安詳的旋律。英國管奏出牧笛之聲,但已得不到任何回音,只聽到四位奏者各自演奏的定音鼓表示遠方傳來的雷聲。

 

第四樂章〈走向斷頭台〉(Marche au Supplice

藝術家殺害了愛人被宣告了死刑,一路被押解走向斷頭台。

法國號在詭異的弦樂與定音鼓奏出六連音的節奏上暗示出沉重的行進氣氛,隨即由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呈示出決然而毫無違逆餘地的旋律。行進逐漸增強力度後,全合奏出堂堂的主題,這時突然由豎笛奏出愛人的樂念,但此樂念隨即由全管弦樂咆哮所顯示的斷頭台之一擊而吹散。

 

第五樂章〈魔女的晚宴之夢-魔女輪旋曲〉(Songe d’une Nuit du Sabbat- Ronde du Sabbat

描寫歌德的《浮士德》中所構想的布羅肯山中魔女們的晚宴情景,這些魔女全部來參加藝術家的葬禮。

 

蔡永凱,〈不只是「幻想」-白遼士的交響曲與配器法〉,《MUZIKNo.139,第22-24頁:

第一樂章〈夢與熱情〉勾勒出故事主角情感狀態之基礎,在標題與音樂上都不似其他樂章般具體。樂章龐大的導奏,主旋律出自作曲家少年時期初戀時所寫之浪漫曲。原曲的歌詞為:

我將永遠離開

我溫柔的家園,溫柔的女友

遠離他們,

我將在淚水與遺憾之中度過一生。

清澈的河水流淌過我的雙眼,

映射出她那輕柔的倩影,

挽留住她那疾行的步伐,

我將永遠地離開你們。

 

第二樂章〈在舞會〉裡,主角身處在喧鬧的宴會中,或是親眼、抑或在腦海中,浮現出少女的身影。

 

第三樂章〈鄉間情景〉,恬適氣氛被一段激動的音樂打斷,主角暗忖:「萬一我被期騙呢?」

 

第四樂章〈斷頭台的進行曲〉。

 

第五樂章〈安息日之夜夢〉,這個樂章裡,先描繪主角身處在怪異、陰森的安息日中,之後愛人來到,舉止卻低級、輕浮,她的新人格,透過由高音單簧管所演奏的「固定樂思」變形來描繪。樂章接續同樣緊扣著標題內容,包括午夜鐘聲、安魂彌撒〈震怒之日〉之擬仿,最後混進眾妖魔的群舞。樂章最末段的「弓背奏」(con legno),即弦樂器持弓,但不以弓毛、改以木質弓桿擊弦的作法,再現了舞動的骷髏骨碩碰撞之聲,亦是配器法史上的一大經典。

 

首演一年後,白遼士對本曲加以修改、擴充,增加一段續集,先取名為《生命之復歸》(Le Retour a la vie),之後則更名為《雷力歐》(Lelio),以說白、穿插音樂段落,繼續採用「固定樂思」,以延續交響曲中詩人自雅片幻覺中瀕死境地重新醒覺後的故事。雖然這個續集在1832年首演後獲得良好反應,但至今卻甚少被知悉。

 

陳樹熙,〈推進新世代-從《幻想交響曲》到《管弦樂法》〉,《MUZIKNo.139,第42-45頁:

帕格尼尼使得小提琴成為三隻手的「超技」樂器,李斯特則使得鋼琴成為「超技」的樂器之王,而管弦樂團則因為白遼士帶出的詩意、描寫力與演奏勁力,而點燃人們的想像,逐步追求並演化成為一項西方音樂史至高無上的「超技」樂器集合體,也使得西方因為創造了這極為複雜巧妙、變化萬千、分工精確、合作密切的聲音組合體,而得以傲視全世界;歸根究底,其源頭就在白遼士,雖然沒人這麼說,不過我認為做為「管弦樂之父」,他絕對當之無愧﹗

 

Lelio, ou Le retour a la vie;  Monodrame lyrique 《雷利奧回生記》

久納慶一,《白遼士》,美樂出版社,第26-31頁:

本曲作為《幻想交響曲》的續篇及完結篇。本曲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其非常罕見而無比奇特的樂曲的型態,不可能將之視為交響曲,只能看成是一種在獨白劇加上音樂的樂曲。

1830年白遼士創作《幻想交響曲》來清算他對哈莉葉痛苦的單戀情懷,並榮獲「羅馬大獎」,並在此年又譜出了一段新戀曲,對象叫瑪莉‧莫克(Marie Moke),是位年輕竹貌美的鋼琴家,由於白遼士獲得「羅馬大獎」以及《幻想交響曲》初演獲得成功,她的雙親立刻答應兩人婚事,承諾白遼士自義大利留學歸國後結婚。但當白遼士抵達羅馬不久後,就收到瑪莉母親的來信,告訴他瑪莉即將他嫁。白遼士在其《回憶錄》這樣記載:「這樣的信,對我這種年紀的男子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恥辱,⋯⋯無論如何,我必須殺掉這兩個有罪的女人與一個無罪的男人。等我乾淨俐落地把他們全部殺掉後,我自己也會自殺。無論天塌下來,我都必須實行它。或許有人會同情我是不得已的。幾分鐘後我就擬好遠征的計劃。在巴黎一定有人怕我回去,而且也有人認識我。⋯⋯我必須小心翼翼變裝後才出現於巴黎。」

於是他衝進一家女裝店,買了套女裝,身上帶著手槍與自殺用的毒藥,坐上往尼斯的馬車離開羅馬。

白遼士一時的衝動與激情,在一路上被大自然的力量給壓制下來,當深夜馬車奔馳在義大利與法國邊境的阿爾卑斯山脈,面臨地中海斷崖的街道上時,白遼士突然甦醒過來,後悔自己做的傻事。在尼斯停留約一個月,在精神上獲得充分修養後,再啟程回羅馬,在尼斯停留期間,則開始構思《雷利奧》。

作曲家雷利奧獨自一人有氣無力、搖搖晃晃地出現在舞台上,一個人自言自語開始獨白:

「神啊,我居然還活著⋯⋯,這是真的。生命就像一條蛇悄悄潛入我的心中,再度攪亂我的心。如果不是虛偽的毒藥欺騙了我的絕望,我又怎能經得起這樣的夢魘⋯⋯」。

第一曲「漁夫-歌德的敘事曲」

第二曲「亡魂的合唱」

第三曲「土匪之歌」

第四曲「快樂之歌」

第五曲「雷奧利安暨豎琴的回憶」

第六曲「依莎士比亞《暴風雨》的幻想曲」

 

陳永明,《音樂織錦的三綹線》,香港商務,2017.07一版,第105頁:

李斯特在他的音樂會中,常常把《幻想交響曲》的鋼琴版安排到節目裏面。有時還會在樂隊奏畢《幻想交響曲》後,再由他彈奏其中第四樂章〈步向斷頭台的進行曲〉的鋼琴版。聽過的人都表示,鋼琴版只用一具鋼琴,但色彩、氣魄較諸整個樂團,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永明,《樂者樂也》,香港商務,2016.07,第27-30頁:

白遼士對《幻想交響曲》的描寫:「一個多愁善感、幻想豐富的年青音樂家,因為愛情的魔孽,吞服鴉片求死。可是毒性太淺未曾死去,只是陷入充滿夢魘的昏睡。醒來之後,他把夢中所見所感,寫成音樂。用一句反覆出現的樂句,代表他那無處不在,縈繞夢魂中的所愛。」

用一句樂句代表作品中一個人物或觀念,所謂音樂中的「定念」(idee fixe)是白遼士首創。

第一樂章〈夢與熱情〉,以慢板開始,象徵作者的夢。然後長笛和第一小提琴奏出了代表他所愛的人的主題。自此音樂便失去了開始的安詳。作者已經深陷情網,無法自拔。

第二樂章〈舞會〉。前所未見地用上了四(二)個豎琴,在華爾茲的節奏下描寫出一個興高采烈的舞會。可是在舞影翩躚中,他的所愛又驚鴻一瞥的出現,攪擾了他的心緒。

第三樂章〈田園景色〉。音樂描寫夏日的牧野景色。作者躺在草原上聽到近處牧人和遠處牧人相互吹答的笛聲。他終於撿回心中失去的平和。可是,忽然他的所愛又突然湧現心頭,破碎了他的寧恬。到他重歸平靜的時候,他發現近處牧人的笛聲,再得不到遠方的和應,只換得代表風雨前奏的悶雷的一通鼓聲,表示作者的痴戀已把他和世界一切其他的關懷都割絕了。白遼士在這裡,二十二節音樂,只用二弓支英國號配上四個定音鼓,但營造出來那種失落和悵惘的氣氛是叫人畢生難忘的。

第四樂章〈操向刑場〉。作者夢見自己把所愛殺死了,判了死刑,正被劊子手押向斷頭台。加上弱音器的號角、低音鼓、以手扣弦的大提琴、低音提琴,構成難忘的死刑進行曲。在引頸就戮前一刻,我們再一次聽到代表他所愛的樂句,可是還未完結,便給劊子手快刀的一聲強烈樂音斬斷,緊隨著輕微的兩聲樂響,就像頭顱「骨碌」一聲掉到地上。一輪宣布行刑結束的銅樂結束了樂章。

第五樂章〈女巫的慶典〉。作者夢見女巫慶祝他的死亡,要把他送進地獄。白遼士要求小提琴以弓背敲弦,發出前所未聞的樂音,增加了樂曲的陰森、譎怪。代表所愛的樂句再次出現,可是無復以前的溫柔甜美,而是變了調的尖刻駭異。在她的領導下,群巫亂舞,全曲告終。

 

J. Swafford著,龐元媛譯,《聽見音樂的靈魂》,遠足文化,2020.05 初版,第152-153頁:

27歲的白遼士將失敗的單戀,寫成一首標題交響曲。故事述說年輕的藝術家為情所困,決心服鴉片自殺,結果沒能一死,反而開始一連串的幻覺,每一個幻覺就是交響曲的一個樂章。每一個樂章中,藝術家所愛的女人都化身成一個不斷出現的主題,也就是白遼士所稱的執念(idea fixe)。這就是浪漫時期最知名、最浪漫的樂曲:《幻想交響曲》。即使後來出現的浪漫標題音樂,其實也全部發源自兩部作品,一部是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第六號),另一部就是本曲。本曲的樂章五花八門。「幻想、激情」是一段哀傷痛苦的導奏,其後是洶湧的快板,藝術家所愛的女人的主題出現。〈一場舞會〉是性感的圓舞曲,還有細膩的豎琴伴奏。「執念」出現在圓舞曲的中段與尾聲。〈鄉間風景〉是一幅絕美音畫。我們聽見牧羊人的笛聲,遠方傳來的雷聲,然後又見激情。

最後兩個樂章絕對是當時最瘋狂的音樂。在〈走向斷頭台〉,藝術家想像自己殺了心愛的人,就要走上斷頭台。越來越激昂的進行曲過後,藝術家在斷頭台上的最後一刻,想起他的愛人,執念再度出現。接著我們聽見鋒刃落下的聲音,音樂從這裡開始越發狂暴。〈女巫安息日〉是處決之後的惡夢,充滿了怒吼的惡魔,還夾雜一些有的沒的,愛人的主題轉為淒厲的女巫之歌。不過到了最後,至少對現代聽眾來說,終曲居然帶來捧腹大笑,而不是恐懼顫抖,總之整首曲子就是瘋狂在玩。

 

百田尚樹,〈白遼士,幻想交響曲,失戀痛苦催生的樂聲,瘋狂與前衛的名曲〉,《至高的音樂》,台北有樂,2016.02,第56-65頁:

終樂章〈女巫安息日之夢〉,音樂性更是無懈可擊。男主角死後被放逐到女巫們聚會的夜之饗宴,遠處響起莊嚴的喪鐘聲,摻雜著妖魔鬼怪的笑聲與呻吟聲。最後有位魔女走向男主角,竟然是死去的女主角。

這樂章是整首曲子最出類拔萃的部分,無論是新穎的和弦、演奏技巧、旋律等,說白遼士比五十年後的華格納更前衛,一點也不誇張。明明不是歌劇,卻充滿飽滿的戲劇張力,魄力十足。主宰這樂章的是格雷果聖歌中《末日經》的旋律。白遼士活用這個古老的旋律,用音樂描寫「惡魔們的饗宴」。

 

Allan Kozinn著,黃意淳譯,〈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紐約時報嚴選100張值得珍藏的古典音樂專輯》,台北商周2006.04初版,第134-137頁:

 

Roger Kamien著,韓應潮譯,《聽音樂音樂欣賞教程》,北京聯合,2020.04一版,第298-305頁:

柏遼茲稱為固定樂思(Idee fixe)的一段旋律被作曲家用來代表愛人,它在五個樂章中反復出現,統一了交響曲中互為對比的不同段落。在柏遼茲的時代,同一主題在交響曲中各個樂章中的再現是驚人的創新。主題的氣質在樂曲中不斷變化,聽起來先是興高采烈,然後是圓舞曲式的,最後是粗俗的。

這首交響曲的另一處創新在於它使用了龐大、色彩豐富的樂隊。

 

我手上有的CD

1Jean Martinon 指揮, Orchestre National de I’O.R.T.F.Warner Classics。(交響曲及《雷利奧回生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10431

 

一張含有 大自然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2Sir Colin Davis 指揮,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Philips。(交響曲及《雷利奧回生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15088

 

0020015088

 

3Charles Dutoit 指揮,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eal Decca(交響曲及《雷利奧回生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74583

 

0020174583

 

4Esa-Pekka Salonen 指揮, Philiharmonia OrchestraSignum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74982

 

0020174982

 

5John Eliot Gardiner 指揮, 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Philips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13066

 

一張含有 文字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6Paul Paray 指揮,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Mercury

 

https://www.amazon.com/Mercury-Living-Presence-Rafael-Kubelik/dp/B005XBA9Y8/ref=sr_1_fkmr2_2?s=dmusic&ie=UTF8&qid=1538744455&sr=8-2-fkmr2&keywords=mercury+living+presence+the+collection

 

51-rimN7MTL

 

https://www.amazon.com/Mercury-Living-Presence-Vol-Box/dp/B00RUKV7OG/ref=sr_1_1?s=dmusic&ie=UTF8&qid=1538745409&sr=8-1&keywords=mercury+living+presence+the+collection&dpID=51DSBluCbnL&preST=_SY300_QL70_&dpSrc=srch

 

51DSBluCbnL

 

7Leopold Stokowsky 指揮,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Decca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1581

 

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2/019/15/0020191581.jpg&v=56e01758&w=348&h=348

 

8Charles Munch 指揮,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Sony RCA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41043

 

 0020141043

 

9Igor Markevitch 指揮, Orchestre Lamoureux DG

 

https://www.amazon.com/111-Years-Deutsche-Grammophon-Anthology/dp/B002DZX95I

 

61Mdw8auAuL

 

10Marc Minkovwski 指揮,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 D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9413

 

指揮家111 --- 低價套裝 DG / 演奏 / 環球古典知名指揮家與大師錄音 (40CD)

 

11Rhene-Baton 指揮, Orchestre des Concerts PasdeloupWarner Classics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10431

 

一張含有 大自然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12Igor Markevitch 指揮,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DG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72587

 

0020172587

 

13Lionel Bringuier 指揮, Tonhalle Orchestre ZurichSon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05382

 

11273924

 

14Seiji Ozawa 指揮, Saito Kinen Orchestra Decca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43408

 

0020143408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82408

 

Seiji Ozawa - The Phillips Years / Seiji Ozawa (50CD)

 

15Sir Colin Davis 指揮, Concertgebouw OrchestraPhilips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66062

 

00201660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