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舒伯特( Schubert ),彌撒曲(第 5 號)降 A 大調( Messe No.5 in A flat D.678

 

樂曲簡介:

石多正男著,《舒伯特》,美樂出版社,第253-259頁:

舒伯特曾於1826年想要爭取維也納宮廷副樂長一職,舒伯特的好友曾如此轉述舒伯特的心情:「前幾天,我(舒伯特)帶著彌撒曲的樂譜到宮廷樂長艾普勒住處,請求能在宮廷樂堂演出此曲。他先問我叫什麼名字,然後說從未聽過我的任何作品,我雖然沒有自命不凡,但既然是宮廷樂長多少也應該聽過我的名字才對。兩三個禮拜後,我正想要去欣賞我那重要的作品而外出時,艾普勒卻對我說:這首彌撒曲的音樂寫得不錯,但並非皇帝喜歡的那種型。我自認沒有才能寫作宮廷風格的音樂後告辭。」

當時所謂的宮廷風格的彌撒曲,不但有適當的長度,而且容易演奏。舒伯特的這首彌撒曲,不但具有在當時而言太過大膽的和聲,合唱也要求相當寬廣的音域,而且還有許多演奏非常困難的地方,以致根本不可能演出。

本曲的主調採用降A大調,這對當時的彌撒曲來說是相當意外的調性。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依慣例使用D大調寫成,無論是莫札特或貝多芬的彌撒曲,其各樂章的調性也都是以主調為中心,幾乎都是在極窄的範圍內來挑選調子。可是舒伯特此曲雖是以降A 大調的〈埀憐經〉開始,但接著在〈光榮頌〉中就轉入E大調進行,然後再經過A大調與a小調,其後的〈信經〉奱成C大調,〈聖哉經〉則變成F大調。如此一般的調性選擇,看起來似乎可以說是亳無秩序而任憑自己的思緒隨意操作而成。

又舒伯特也未按一般彌撒曲的慣例,並未將所有的拉丁文彌撒曲歌詞全部譜曲,而是省略掉一。特別是〈信經〉中的(Et in una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等八個單字,在舒伯特的所有彌撒曲中全部遺落。舒伯特為什麼這麼做?確切的堙由並不清。這一點造成了舒伯特的彌撒曲不能在正統的典禮上使用的後果。此外,舒伯特在本曲中省略掉〈光榮頌〉的「Quoniam tu solus Sanctus……主、耶穌基督、只有你是聖的」中的「Jesu Christe」一詞。其原因也不詳。

第1曲「垂憐經」(Kyrie)

第2曲「光榮頌」(Gloria)

第3曲「信經」(Credo)

第4曲「聖哉經」(Sanctus)

第5曲「降福經」(Benedictus)

第6曲「羔羊經」(Agnus Dei)

 

上有的CD:

 

1、Martin Behrmann 指揮, Spandauer Kantorei Berlin, Cappella Vocale Hamburg, Bach Collegium Berlin。 Brilliant。(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83328

 

 

2、Karl-Friedrich Beringer 指揮, 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Windsbacher Knabenchor。 Sony。(推薦)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95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ycho Brahe 的頭像
    Tycho Brahe

    Tycho Brahe 的選擇

    Tycho Bra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